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FAN某”的离婚财产分割判决书(全文)
”FAN某”的离婚财产分割判决书(全文)
公益慈善|“翼行天下 一生守护”慈善项目捐赠仪式圆满举行!
何炅突然高调官宣喜讯,网友恭喜:30年了,终于等到这一天!
哈里斯女粉搞4B运动、毒杀丈夫,回旋镖能否让美国“血流成河”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2021年1月7日
2022年10月26日
2022年10月27日
查看原文
其他
谢平:央行数字货币的基础设施建好后,可以打破第三方支付垄断
Original
谢平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2021-01-07
“
近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和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NRI)联合举办第十一届中日金融圆桌闭门研讨会“数字货币对金融体系的影响”。CF40常务理事会副主席谢平发表主题演讲,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基础逻辑和对通货膨胀、电子支付行业等多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解读。
谢平表示,任何国家的央行数字货币在设计方案时都需要考虑多个问题。经过过去6年多的研究和试验,
涉及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一些核心问题已逐渐达成共识,收敛到“基于100%准备金发行,双层运营,账户松耦合,不付息”等核心原则。
中国人民银行DC/EP在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项目中处于全球领先位置。谢平认为,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与现金使用之间的关系比较微妙
,在现金使用较少的国家,中央银行希望公众以央行数字货币的形式持有中央银行货币,既促进支付系统的安全、效率和稳健,也缓解支付机构做大后对用户隐私保护和市场公平竞争等的影响。
对于“央行数字货币会造成货币超发,推高通货膨胀”的疑虑,谢平认为,目前对通货膨胀的主流解释来自货币主义学派,其所说的货币是指货币总供应量,与表现形式是现金形式还是数字货币没有关系。
“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和回笼不会影响基础货币总量,不会造成货币超发,因此数字货币和通货膨胀没有必然关系。”
对于央行数字货币对电子支付领域的影响,谢平表示,
在央行数字货币的基础设施建好以后,可以打破第三方支付的垄断:
第一,由中国人民银行主导,能规范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的行为,确保公众利益得到保护,避免市场扭曲;第二,央行数字货币属于法定货币,在任何场景下都具有法偿性,具有第三方支付不能比拟的普遍接受性;第三,央行数字货币替代现金,对中国人民银行监控资金流向以及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和反逃漏税等方面监管具有很强政策含义;第四,央行数字货币有双离线支付功能。
”
央行数字货币的基本逻辑与多方面影响
文 | 谢平
央行数字货币的基本逻辑
任何国家的央行数字货币在设计方案时都需要考虑多个问题。电子支付生态、央行数字货币形态、运营风险、金融普惠、数据保护、监管合规、宏观经济和金融风险、央行数字货币设计要素、技术选择和相关风险、治理机制以及实施策略等层次,都是央行数字货币设计方案要考虑的问题。经过过去6年多的研究和试验,
涉及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一些核心问题已逐渐达成共识,收敛到“基于100%准备金发行,双层运营,账户松耦合,不付息”等核心原则。
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有两种模式。
第一,需求驱动模式,
由商业银行通过存款准备金向中央银行购买央行数字货币。在这个模式下,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和回笼能较好适配市场需求,不影响基础货币总量,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偏于中性。
第二,供给驱动模式。
比如,中央银行用央行数字货币在公开市场上从商业银行处买入债券和外汇,或者中央银行用央行数字货币向商业银行发放再贷款。
从全球实践看,
需求驱动模式占主导地位,央行数字货币“基于100%准备金发行”这一原则得到了普遍遵循。
在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和回笼中,中央银行的交易对手可以是商业银行,也可以是公众。前者对应着双层经营模式(也叫二元模式)——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和回笼发生在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公众通过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交易来获取并存回央行数字货币。后者对应着一元模式,对央行数字货币系统的要求较高,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会形成较大冲击。
从全球实践看,双层经营模式占主导地位。
央行数字货币可以采取账户松耦合模式,也可以采取账户模式。
账户松耦合模式可以采取去中心化管理,开放性更好,用户需要证明自己知道某些特定信息(比如私钥),交易是点对点的,在核心特征上更接近现金。账户模式采取中心化管理方法,用户需要提供完整身份信息,交易是分层级的。
从全球实践看,账户松耦合模式占主导地位。但也有一些国家的央行数字货币采取账户模式,比如冰岛、巴哈马和厄瓜多尔。
央行数字货币设计方案仍有一些没有达成共识的问题,比如是以批发型还是零售型为主。
这个选择将决定央行数字货币的目标应用场景、设计和开发路径以及推行策略。加拿大银行的Jasper项目、日本银行和欧洲中央银行的Stella项目、新加坡金管局的Ubin项目以及香港金管局的“狮子山”项目属于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只涉及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属于金融基础设施层面的应用,针对的场景较为明确,不牵扯复杂的货币和金融问题,
所以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的试验走在了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的前面,主要测试在金融交易场景能否支持券款对付,以及在跨境转账场景能否支持同步交收。
中国人民银行DC/EP在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项目中处于全球领先位置。
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有望实现类似现金的安全性和点对点支付的便利性。
中央银行开发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的主要目标是,利用央行数字货币系统的开放性促进金融普惠。
央行数字货币系统提供的精细尺度的支付数据,有助于宏观经济决策。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央行数字货币还将为政府向个人支付救助款项提供一个有效工具。
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与现金使用之间的关系比较微妙。
一方面,在现金使用较多的国家,中央银行希望用央行数字货币替代现金,既降低与现金体系有关的成本,更缓解现金的不可追溯性对洗钱、恐怖融资和逃漏税的影响。另一方面,
在现金使用较少的国家,中央银行则希望公众以央行数字货币的形式持有中央银行货币,既促进支付系统的安全、效率和稳健,也缓解支付机构做大后对用户隐私保护和市场公平竞争等的影响。
我国属于后一种情形。
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设计方案要考虑五方面问题。第一,对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的影响。第二,支付、清算和结算安排。第三,如何兼顾开放普惠、有限匿名和监管合规这三方面要求。第四,在应用推广中如何发挥市场的作用。第五,境外个人和机构如何持有和使用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这些问题均没有被普遍认可的答案。
央行数字货币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领域的影响受到了很多关注。这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问题,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不少讨论,但产生了一些混淆视听的观点。其中一个观点是,央行数字货币会造成货币超发,推高通货膨胀。有人甚至认为,中央银行之前超发货币,还需要开动印钞机,而有了央行数字货币以后,连印钞机都省了,货币滥发不可避免。这些观点完全错误,需要予以澄清。
通货膨胀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有很多成因,包括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和境外输入等。目前对通货膨胀的主流解释来自货币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教授。弗里德曼认为超发货币容易引发通货膨胀,他所说的货币是指货币总供应量,与表现形式是现金形式还是数字货币没有关系。
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和回笼不会影响基础货币总量,不会造成货币超发,因此数字货币和通货膨胀没有必然关系。
其次,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央行数字货币是现金的数字形态,在对货币乘数的分析中,可以将现金与央行数字货币合并考虑。
央行数字货币推出后,老百姓会将在商业银行的一部分存款转化为央行数字货币。在对货币的影响上,这与老百姓去商业银行提取现金一样,会降低货币乘数,从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造成货币紧缩。但这个货币紧缩效应应该不会很大,中国人民银行通过扩张的货币政策很容易抵消。
央行数字货币对电子支付领域的影响
我国电子支付的格局比较特殊,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交易量巨大。
央行数字货币可以完善我国支付清算基础设施,促进支付市场的公平竞争,保护公众利益。
我国电子支付呈现两个关键特征。
第一,电子支付的“主动脉”是商业银行,“毛细血管”是以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
2020年第一季度,商业银行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458亿笔,金额603万亿元;第三方支付共处理电子支付1432亿笔,金额61万亿元。从笔数看,第三方支付是商业银行的3倍多;但从金额看,第三方支付只有商业银行的10%。可见,
第三方支付主要服务电子商务发展和为社会提供小额、快捷、便民小微支付服务。
第二,第三方支付行业呈现高度集中格局。
2019年第3季度,支付宝、微信支付和银联商务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7%、34%和8%,合计89%。其余234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合计占有剩下的11%市场份额。
过去10年,我国第三方支付快速发展,深度渗透老百姓在衣食住行、生活缴费、信用卡还款和社交娱乐等方方面面,为老百姓带来了巨大便利,使老百姓享受全球最好的移动支付服务。
但第三方支付也造成了不少问题。
首先,头部第三方支付机构垄断市场,通过补贴、生态绑定等策略打压竞争对手,不利于支付市场的公平竞争。
比如,淘宝上不能用微信支付,京东上不能用支付宝。大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生存困难。
其次,头部第三方支付机构利用与用户的不平等地位,实施很多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
特别是,收集用户在各种支付场景中的行为数据,对用户进行画像,据此推销各种金融和非金融产品,不利于用户隐私保护。
最后,第三方支付曾经变相提供跨行清算、靠用户支付备付金“吃利息”,
已被中国人民银行整顿。
在央行数字货币的基础设施建好以后,可以打破第三方支付的垄断。央行数字货币相对第三方支付有以下优势:
第一,由中国人民银行主导,能规范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的行为,确保公众利益得到保护,避免市场扭曲。
央行数字货币具有可控匿名特征,能保障老百姓在合法合规支付场景中对匿名性的需求,防止“被画像”。
第二,第三方支付交易仅限于在使用同一家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用户之间。比如,微信支付用户与支付宝用户之间不能直接交易。
央行数字货币则属于法定货币,在任何场景下都具有法偿性,具有第三方支付不能比拟的普遍接受性。
第三,央行数字货币替代现金,对中国人民银行监控资金流向以及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和反逃漏税等方面监管具有很强政策含义。
第三方支付没有很强的政策意义。
第四,央行数字货币有双离线支付功能。
在收款方和付款方都断网的情况下,只要双方手机都有电,就能通过央行数字货币进行支付。而断网情况正是困扰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的一个主要问题,比如偏远的手机信号覆盖盲区,廉价航空公司航班,无网络也无WiFi的场合,等等。这对支付清算基础设施的安全非常重要。
数字货币对银行业务
和证券市场的可能影响
数字货币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可能会对银行业务和证券市场有所影响。
其一,存款贷款方面。央行数字货币未来能否用于存款、贷款还不明确,但是时间长了、场景多了之后,央行数字货币用于存款、贷款的情况可能难免发生。
其二,证券交易方面。数字货币可能最开始被用于零售领域,但是零售领域和商业应用中间的界限很难一刀切断。
责编:
瑟瑟
|
视觉:
李盼 东子
监制
:
卜海森 李俊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